WFU

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有血有肉的田野考察 -《尋路中國》讀後感


我所成長的世代,剛好是在戒嚴前後的交界年代,幼時的教材和電視報導,敘述的中國,是個被共匪竊據的地方、黑暗大陸。接著的六四事件,我們隨著電視廣播強力放送、一同哼著“歷史的傷口”,但隨之而來的兩岸探親開放,產業西進大陸,幾十年的過程中,劇烈翻轉的中國,同是有著漢族文化下,很多事反而是看不清的。在眾多對中國分析的書籍中,我最喜愛的,卻是作者Peter Hessler、中文名字何偉的「中國三部曲」,《尋路中國》是他在2001年的《江城》和2006年的《甲骨文》後的第三本書。 《江城》講述了他作為美國志願者組織“和平隊”(Peace Corps)成員在“江城”兩年的英語支教經歷。《甲骨文》則是對中國歷史及現狀的多層次調查。到了《尋路中國》,作者以如公路電影般的步調,逐步的走過許多農村和城鎮,和地圖本上那細微的紅線,在文字中,我們可以看到,作者其實最常接觸的是一般的工農大眾。 一開始,會因為他是美國人而覺得特別,但是不用多久,就接納了他而且不會把他當外人,反而比較通情達理而且願意告訴他真正的事實。

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

找回自己的名字

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

2. 白龍本名叫「賑早見琥珀主」

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:
“蜘蛛深愛著螞蟻,表達愛意時卻遭到拒絕,蜘蛛大吼:為什麼?這一切都是為什麼?螞蟻膽怯地說:我媽說了,成天在網上呆著的都是不是好人。”

那麼,跟著網路的足跡來到新思惟上課,上的還是“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”,是怎麼一回事?是黑幫聚會嗎?不是,其實是利用網路的功能幫我們找回自己的名字。從習慣於當一個在組織裡的螺絲釘,跳脫而從自身找出自己的價值。

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

網站緣起~什麼是約斯特嗨?

網站這名稱怎麼來的?

奧地利共和國Austria

他的德文名稱是Österreich,念法呢?就是”約斯特嗨“

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

德語初探





德語的字母寫法和英文的字母很像,可是又比英文單字多出幾個發音~

就簡單地從字母歌開始吧

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

過年就是要自己做「蘿蔔糕」啦!



年紀愈大,愈覺得年味愈淡,小時候感覺過年好熱鬧,放鞭炮解禁,很多很多菜色,可以拿紅包,還有特別節目可以看,長大了覺得年味淡了許多,特別節目都顯得無聊無趣,吃完飯就看幾個人在牌桌上打發時間。

惟一一個還想念的就是蘿蔔糕的滋味,所以,有了廚房後,從去年開始就試著做蘿蔔糕看看,今年,當然也不能例外囉,今年做,熟練了些,還加上自己打在來米漿的技術,試著做一個不假他人之手的蘿蔔糕

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

那一天,我在當伴郎~

認識了十四年的老酒友....阿不....是老朋友兼老同學雅頌結婚了,

為了送他在單身旅途的最後一程,已經很久都婉拒出席任何婚禮場所的我,不但去了婚禮會場,也下海當了平生頭一次的伴郎
另一個原因是「沒做過想試看看」^^

伴郎伴郎,伴郎是個甚麼東西呢? 先請出維基百科來解答一下:

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奶油和老虎


來自http://kissfuture.pixnet.net/blog/post/8815159-「全世界叢林裡的老虎全都溶解成奶油那麼喜

有一筆應該歸在童年封存的記憶,應該是在以前老爸買的那套洪建全基金會的故事書吧?